海外投资研究

长电科技海外并购的后遗症如何解?

来源:亿欧网添加时间:2020/03/02 点击:
       2015年长电科技以全球第六的身份,顺利拿下了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测厂商星科金朋半数股权,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三的芯片封测厂商。
 
       喜悦过后,这起并购案给长电科技带来了不少烦恼。譬如,巨额债务缠身、采购补偿加压、盈利能力受到质疑等。如今,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的流程早已结束,但长电科技仍在解决这次海外并购带来的“麻烦”。
 
       随着5G逐步落地,半导体行业也将迎来上升期。在此背景下,长电科技将如何抓住新机遇,彻底解决现存问题,是其当务之急。
 
       并购背后的偶然与必然
 
       1998年长电科技正式成立,2003年长电科技在上交所挂牌,开始上市交易。于是,长电科技成为了国内半导体封测行业首家上市公司。经过十余年的磨砺,国内芯片封装的龙头企业也非长电科技莫属。
 
       不过,一直倡导狼性文化的长电科技自然不愿意安于现状,自2014年起,长电科技便开始拓展海外业务。
 
       2014年8月,江苏长电科技与中芯国际签约建设的合资公司顺利落户。该合资公司具有12英寸凸块加工(Bumping)及配套晶圆芯片测试(CP Testing)能力,因此,长电科技与中芯国际的合作,不仅放大了长电科技在封装测试技术领域优势,更让其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客户,从而拓展海外市场。
 
       这次合作本应是长电科技提高海外知名度的大好时机,但长电科技当时的技术实力并不足以应付海外市场需求,尤其是客户们对先进封测技术的需求。除此之外,长电科技的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。
 
 
       通过分析长电科技、通富微电、华天科技三家2014年年报可知,长电科技的营业成本居高不下,尤其是管理成本高达8亿元,远远超过其他两家公司。
 
       不过,长电科技管理成本高的部分原因是企业规模较大,员工人数较多。因此,长电科技想缩减管理费用很难,只能通过扩大收入来降低管理费用率。
 
       在这样的情况下,并购是解决长电科技困局的最佳方法。恰逢全球经济放缓,加之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向发展中地区转移,导致国际半导体巨头纷纷调整产业布局,关停转让下属封测厂商的事情常有发生。
 
       恰好,在产业动荡时期,世界第四大封测大厂星科金朋(Stats ChipPAC)因经营不利而求售消息,让长电科技看到了转机。
 
       于是,长电科技开始了它的并购计划。可想而知,本就“重病缠身”的长电科技并购一家体量超过自己的公司,并非易事。
 
       经典收购结局有变
 
       星科金朋出售消息一出,长电科技和华天科技等多家公司便与星科金朋开始接触。出于恢复公司盈利能力和拓展海外业务的目的,长电科技的“并购”之心显得更为急迫。在2014年年报中便提到:“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并购,与新加坡 STATS ChipPAC Ltd.控股股东淡马锡进行深入磋商与论证,最终达成重大资产购买方案。”
 
       经过多轮考评后,星科金朋选择了公司规模和整体实力更胜一筹的长电科技,而长电科技也为这次收购花费了不少心思。
 
       从长电科技披露的修订版重组草案了解到,长电科技与“产业基金”和中芯国际旗下的芯电半导体(上海)有限公司联合,采取“长电新科-长电新朋-新加坡JCET公司”三级架构的方式,对新加坡上市公司星科金朋发起全面要约收购。
 
       如此一来,合计7.8亿美元的交易作价中,长电科技仅花费了2.6亿美元,便拿到了星科金朋50%的股权。在合作伙伴中芯国际和代表国家意志的“产业基金”的支持下,长电科技终于将星科金朋收入麾下。本次并购后,长电科技成为了全球第三大封测厂,其经营状况逐渐好转。
 
       好景不长,这起经典并购案带来的后遗症便显现出来。最明显的症状便是,长电科技背上了巨额债务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市场疲软期,国内经济放缓,长电科技受大环境影响业绩表现不佳。
 
       自2016年起,扣除非经常损益后,长电科技的净利润持续为负值,2018年的亏损金额甚至达到9.26亿元。此外,长电科技的毛利率逐年下降。如2016-2019年三季度,长电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11.82%、11.71%、11.43%、10.43%,远不及同行水平。
 
       这次收购的确给长电科技带来巨大压力,甚至有人担心,长电科技会因此一蹶不振,事实真是如此吗?
 
       摆脱困局转机来了
 
       如果长电科技的海外并购是为了进入国际市场,那么它的目的达到了。不仅如此,收购结束后长电科技的市值从当时的117亿元增长到446.08亿元。
 
       其实,大多数半导体行业内的公司在并购之后都会经历并购、消化、吸收以及再创新这一过程。譬如,2015年英特尔花费167亿美元收购Altera后,为了弥补Altera在芯片制造环节的缺失,便积极推动Altera与台积电紧密合作。
 
       而长电科技连年净利润为负很大原因是在“消化”星科金朋:剥离星科金朋冗余部分,加快释放星科金朋产能。
 
       与此同时,长电科技为了提高盈利能力,加速消化过程。据了解,2019年长电科技为重点客户扩充产能共投资16.9亿元,其中长电宿迁扩建和江阴城东厂扩建花费了9.2亿元。
 
       此外,长电科技管理层进行了大调整,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出任公司新任董事长,前恩智浦高级副总裁郑力出任公司CEO。此次管理层大换血提高了长电科技的管理效率,为其“扭亏转盈”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 
       在长电科技重新调整之后,外部利好因素也在增多。“美国禁令”的影响,让华为开始重新调整供应链。在这一背景下,长电科技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,成为华为“国产替代”的首选。据相关人士预估,2023年海思封测订单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0亿美元,而长电科技占海思的封测订单比重预计提升到25%-30%。
 
       随着5G商用推动半导体产业进入到行业上升期,逐渐“康复”的长电科技更是可以借此机会调整状态,一扫海外并购带来的阴霾。如今,在先进封装方面,长电科技的技术最为精湛,产能也强于同行,5G商用带动的射频封装SIP需求也会极大地提升。
 
       与此同时,武汉疫情的爆发并没有影响长电科技的复工。在诸多利好因素推动下,长电科技走出海外并购带来的“后遗症”也将指日可待。